书法技法解读

楷书的用笔


楷书的用笔技巧

一、提按

  提和按是两个相反方向的动作。由于毛笔是柔软而有弹性的,因此书写时在做平面运动的同时,还在做上下运动,因此提按动作是书写毛笔字中最基本的动作之一,它广泛地运用于书写点画的全过程中。

二、顿挫

  顿和挫也是两种常用的笔法。顿比按动作稍大,常用在点画的起笔、收笔、折笔处。顿笔要厚重,使点画沉稳、力透纸背。挫笔,指顿笔之后略微提笔使笔锋转动,从而变换笔锋方向的动作,通常与顿笔结合使用,常用在点的收笔、折笔和钩、挑处。挫笔能使笔锋瞬间变向而饱含力量。

三、藏锋、露锋

  藏锋和露锋是笔画表现出来的两种形态。藏锋指的是笔锋藏在笔画中间而不外露。汉代蔡邕在《笔论》中云:“藏锋,点划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露锋是针对藏锋而言的,指使笔锋外露的书写动作。清人蒋和在《书法正宗·笔法精解》中说:“唐宋碑刻,多出锋(露锋),芒铩铦利。运笔之法,斜正上下,平侧偃仰,八面出锋,始筋肉内含,精神外露,风采焕发有神。”

四、逆锋入笔、顺锋入笔

  逆锋入笔与顺锋入笔是入笔书写时的两种方法。书写点画时,笔从空中运动到与纸接触,叫作入笔。入笔的方向与笔画首端的运行方向相同,称为顺峰入笔;入笔的方向与笔画首端的方向相反,称为逆锋入笔。顺锋入笔往往笔锋外露,故又称露锋入笔;逆锋入笔笔锋内藏,故又称藏锋入笔。

五、中锋和侧锋

  中锋行笔和侧锋行笔分别简称为中锋和侧锋,是写点画时运用毛笔笔锋的两种方法。所谓中锋用笔,是指毛笔在运行过程中,笔锋始终处于笔画的中心线,不偏向任何一侧。中锋行笔,笔身正立,笔毫在纸面上的压力统一,万毫齐力,墨汁能够顺着笔毫直注纸中。写出的字笔画饱满圆实,不轻飘,质感好。中锋行笔的关键在于保持执笔的平稳端正,善于随时调整和理顺运行中的笔锋。

  侧锋用笔是与中锋用笔相对而言的,指的是笔在运行过程中,主锋偏于笔画的一侧,不能保持在笔画的中心线上。侧锋行笔笔毫在纸面上的压力不一致,主锋偏向的一侧压力重,着墨也重,另一侧笔毫压力轻,所以着墨也轻,受墨不均导致笔画单薄轻飘,不能圆浑沉着,缺乏厚重的质感。因此初学者要学会中锋用笔。

行书的用笔


一、点画多用露锋

  在用笔的基本原理上,行书和楷书是一致的,但由于行书行笔比楷书行笔速度快,起笔和收笔往往顺势起落,造成大量外露的笔锋,因此行书中的露锋要比楷书中使用的多。藏锋可包气,露锋可纵神。藏锋用笔显得沉稳厚重,露锋用笔显得轻快飞动。
  行书露锋用笔不仅便于书写,还能加强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使字势显得活泼、潇洒,又富于变化。但是行书也并不是完全使用露锋,如果笔笔露锋,就会“锋芒毕露”,显得太过轻薄、俗气。因此,行书中也穿插用藏锋,使得字形既沉稳又活泼。

二、多用侧锋逆势入纸

  书法的用笔以中锋为主。赵孟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千百年来,用笔的皆以中锋为主。前面我们提到,除了秦小篆以外,几乎很难找到完全使用中锋的书法,大部分书作都是以中锋用笔为主,辅之以侧锋,随着书写的推进,中锋和侧锋之间在不断转换,正所谓“中锋以运笔、侧锋以取势”。与楷书相比,行书中的侧锋明显增多,但并不意味着这与中锋用笔的法则相违背,而是借用侧锋用笔,使得书写的点画形态更加丰富多姿。

  行书中侧锋入纸居多,也是与书写速度相关。快速的书写需要点画间笔势连贯,回环往复的行笔、点画的起落要求凌空取逆势。

三、点画间连带呼应明显

  行书比楷书书写速度快,因此点画之间的呼应更加明显。有的两边之间时常出现以游丝牵连的情况。所谓游丝,指的是行草书中两个笔顺相承接的点画之间相互牵连的轻细线条,也叫牵丝。行书中适当地运用牵丝,既能加强点画间的连带关系,使之脉络通畅,又能赋予字形萦回流转、婀娜多姿的体势。但牵丝的使用也要得当,当断则断,当连则连,如果牵连太多就会弄巧成拙。

四、化折为转

  行书中的转折处,用方折的写法较少,大多采用圆转的笔法。但转笔切不可写成毫无变化的圆弧,当有轻重、缓急的用笔变化,转中有折,圆中有方,方圆兼施才更有味道。
  启功先生曾把折笔和转笔的运笔比作公交车进站:公交车行驶要经过每一个站点,站点就像笔画的转折处。好比有乘客上下车,公交车会在站点停车,等乘客上下车后再开动;如没有人上下车,则公交车会在站点稍停或稍微减速后继续行进。在速度上,前者好比楷书的折笔,后者就好比行书的转笔。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了楷书和行书写转折时的节奏问题。

五、点画省略

  行书为了书写更加便捷,在不影响汉字识别的前提下,有些字在书写的时候可以省略某些点画。各种点画当中,点的省略最为普遍。前面在楷书章节中我们讲到,点可以向不同方向延伸形成其他笔画,而在行书中,有些笔画就简化成了点。点的姿态各异,有多种变化,写起来要比横竖撇捺更加快速便捷,同时又丰富了字形。

草书的用笔


草书的用笔特征

一、起笔

  由于草书书写时运行速度很快,笔画间的连贯动作非常多,因此每一笔在行文当中都处于承上启下的环节,所以说在研究草书起笔动作时,不应该从笔毫接触纸的那一刻算起,落纸之前的空中动作就已经是起笔的动作了。草书书写时连续性较强,因此起笔时往往不校正笔毫形状而直接落笔,起笔随意性较大,所以造成笔画形态上也变化万千。

二、行笔

  草书中的一个笔画,在楷书中往往是几个笔画的组合,也就是说,在楷书中要分好几笔完成的笔画,在草书中需要一笔来完成,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笔画。这种新的组合,打乱了楷书的笔势,改变了很多楷书用笔的路线和方向。这样,草书就以运转、顿挫、提按等笔法,变化出了各种各样的中途笔画形态。
  孙过庭说:“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使”指笔的上下左右运动,“转”指的是曲线的转换方法。草书的基本笔法和主要特征,就是由使转来完成的。使转中最关键的是对笔形和节奏感的控制。在草书中通常会有多字一笔完成的情况,对控笔能力和书写的节奏有更高的要求。
草书是从正体字变化而来的,因此草书的笔画通常还留有其母体的痕迹,在书写中以实笔表现笔画或者代替正体的部件,以虚笔表现笔画之间的牵连。这一点在章草和小草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而在大草中则差别比较细微,有时甚至很难分辨。为了将行笔过程中的笔形交代清楚,书写时通常运用提按、顿挫等动作,这样既丰富了笔形,又增强了书写时的节奏感。

三、 收笔

  草书收笔时,往往要照应到与下一笔的连贯,最忌一挥了事。草书收笔动作一般比较小,有的甚至看不到收笔的动作,这与其起笔道理一样,收笔动作是在空中完成的,但气韵却很充沛地留在纸上,因此草书贵在“笔虽尽而势无穷”,字势上下连绵,神完气足。

篆书的用笔


篆书的用笔特征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用尖锐的利器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书写”的工具和材料都是坚硬的物体,因此甲骨文的笔画以直线为主,多用折笔而少见转笔,笔画也比较纤细。殷商后期的甲骨文变得比较丰腴粗壮,这是进入金文阶段的标志。
  甲骨文在不同书家的笔下,用笔也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的临摹方法,追求准确地再现甲骨文的字形和用笔。在书写时,我们应注意用笔力度的变化。甲骨文的笔画遒劲有力,细而不轻,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也是我们精临甲骨文需要注意的特点。
  由于刻画甲骨文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都是硬材质的,刻画时是硬碰硬,因此在文字的转折处很难一笔完成,往往是靠两笔搭接而成,因此在用毛笔临摹时应注意搭接处要自然,切忌生硬。
  甲骨文的笔画坚实有力,沉着痛快,追求圆、健、活、简的表现效果。近年来,书家们尝试用不同的笔法书写甲骨文,其用笔更富有笔意和墨色变化,为甲骨文的创作开拓了一条更宽的路。

二、金文

  金文的制作过程与甲骨文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表现出来的笔法上和甲骨文也有很大的差异。西周的金文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金文又显现出不同的用笔特点。西周早期的金文,笔画开始有了波磔,粗细变化明显,有些字习惯性地使用肥厚的“复笔”。用笔的转折处,圆笔逐渐增多。中期的金文,笔画中的波磔和肥厚的“复笔”逐渐减少,中段董作宾书 甲骨文轴逐渐饱满、圆润起来,《毛公鼎》即是这一时期金文风格的代表。晚期的金文已经非常成熟,出现了《散氏盘》一类的率意、恣肆的书风。西周之后的金文,一方面出现了像《王子午鼎》《中山王厝壶》等装饰性很强的风格;另一方面,其风格向秦小篆的方向演变,用笔逐渐变得粗细均匀,起收处藏头护尾,更加规范化。从用笔共性上来看,金文的起收笔显得含蓄而深沉,转折处一笔完成,而不是两个笔画搭接组合。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中锋用笔为主,要使笔画婉转流动、浑厚沉着。

三、小篆

  小篆自秦代至清代,尽管构形和基本的用笔没有大的变化,但因为时代风气和书家各自追求的不同艺术效果,因此用笔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渗入了行、草书笔意,有的则大小篆笔法结合,因此在临摹不同的作品时,既要把握其用笔的共性,又要尊重其用笔的个性。

隶书的用笔


隶书的用笔特征

一、相对篆书而言,隶书的用笔变得更加丰富了。

  隶书把篆书圆转婉通的笔画,改变或分解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形成了点、横、竖、撇、捺、钩、折等基本点画。篆书的笔画是圆转的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多用转笔,极少有折笔。行笔时笔尖保持在笔画中间,这就是所谓的中锋用笔,笔画和笔画之间没有笔势呼应,因此书写笔画没有先后顺序,这样的书写方式同时也大大影响了书写速度。隶书一改篆书的纯中锋用笔,而是中锋、侧锋兼用,出现了“一波三折”和“蚕头燕尾”,撇、捺上挑出锋,用笔提按、顿挫分明,并将篆书的转笔化作更为直接的折笔,笔画之间出现笔势照应,笔顺逐渐固定下来,书写时有更强的节奏感。

二、“蚕头燕尾”产生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因为隶书快写时,由于收笔迅速,笔锋顺势弹出,笔画右边的终止处会出现一种波磔形的燕尾。起笔是与上一笔的燕尾照应,因此是逆势入纸,其状若“蚕头”。

  第二个原因,是追求汉字装饰美的愿望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