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江郎才尽”与宣笔

  宣笔的产地安徽泾县原属宁国府,所产的纸笔便以宁国府的治所宣城为名,称为宣纸、宣笔。唐宋以前,宣笔、宣纸都是贡品,自元代以后,湖笔兴起,宣笔衰落。改革开放以后,古老的宣笔又逐渐恢复了生机。

  宣笔选材严格、制作精细。在古代,宣笔中的上品所使用的兔毛必须是秋天捕获的野兔,而且是吃野竹叶、喝山泉水长大的成年雄性兔子的毛,制笔时只选用其脊背上的一小撮弹性最强的黑毛。只有这样的兔毛才能制出具备尖、齐、圆、锐特点的上等宣笔。由此可见,宣笔的材料极为珍贵难得。

  许多成语故事与宣笔有关。“梦笔生花”和“江郎才尽”就是两个例子,而且恰巧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梦求注》记载,公元474年,南朝朝廷命官江淹被贬到浦城当吴兴县令。据传,一天夜里他在城西的孤山上过夜,在睡梦中,见到一神仙,神仙给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也就是彩色的宣笔。醒来后他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所写《赤虹赋》《青苔赋》《别赋》才情尽显,所著文章天下皆知,成为一代文章风流的魁首,于是人们就把江淹的才学归结到神仙所给的笔上,称为“梦笔生花”。自此,“梦笔生花”就成了才华横溢、文思敏捷的代称,也表示写作水平很高的意思。然则“好景不长”,当江淹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反而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把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无可取之处。

  据《南史·江淹传》记载:江淹到了晚年,才思微退。一天夜里住宿在冶亭,梦到一个老人,自称是晋代文学家郭璞,他对江淹说,我有一支笔在你手中,已用了很多年,现在该还给我了。江淹便从怀中取出五色笔还给老人。从此,江淹便才思衰竭,再无美文佳句传世。于是,“江郎才尽”就成为才情文思衰退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