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的选择与使用

一、墨的选择

  墨也有优劣之分,质量上乘的墨块要具备质细、胶轻、质坚、色黑、声清、味香的特点。

  质细,指的是墨块的质地要细腻,在研磨时没有沙子等杂质,烟质粗细适中得当,与胶体融合均匀。

  胶轻,指的是骨胶不能过多。胶质过多时,稍微研磨就可以使墨汁变得很稠,但书写时黑度不够,呈现灰色,还容易出现滞笔的现象。若胶轻,则书写颜色较黑,且书写流畅。

  质坚,指的是墨块的质地坚硬,与水相遇时不易溶化。在制墨时如果所用的烟和胶的配比合适,捶打的次数也足够多的话,便可以使其融合得非常均匀,质地就会变得极其坚硬。

  色黑,指的是墨色要黑。胶和烟的配比极其重要,稍有不慎便达不到色黑的效果。

  声清,指的是在磨墨过程中听不到声音,说明墨块中没有杂质,品质上乘。

  味香,指的是墨要略带香味。墨块的主要原料是有刺激性气味的烟和容易腐败的动物胶,所以在制作过程中要通过添加香料来使墨块略带香味。这样既可以增添书写的愉悦感,还可以防止墨块腐败,但添加的比例要得当,不然适得其反,影响墨的呈现效果。

二、墨的使用

  磨墨要用到砚台和清水,若水中含有杂质,则会影响墨的效果。开始研磨时加水不易过多,以免将墨块浸软,用水滴逐渐添加即可。

  在磨墨时,要将墨块拿平,手臂悬起,与桌子平行,缓慢、平稳地按照顺时针方向研磨。不宜过快,范围尽量大些。用力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若用力过猛,易导致墨块折断,不宜保存。浓度要适中,不宜过浓,浓则导致书写时因墨稠而出现滞笔现象;相反如果过稀,则水分过多,书写时会过度洇化,不易控制。

  在磨墨时一次不要研磨太多,也不要提前研磨备用,最好是用多少磨多少,随时用随时磨,若搁置时间过长,胶体和烟会渐渐分离,用此墨书写,笔画黯淡无光还容易褪色。

  磨完墨后,要注意将墨块浸水部分残留的墨汁清理干净,以免浸水部分结块散落。用后的墨块不要放在砚池里面,最好放在匣子里,避免阳光暴晒,防潮防湿。

纸的选择与收藏

选纸

  纸的种类繁多,且产量较大,质量难免参差不齐,学会选择好纸,选择适合自己的纸也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花些工夫认真学习。在选择好品质的纸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质地

  质地好坏是在选择宣纸时最需要重视的一点,如果质地不好,既影响书写效果,又容易损坏毛笔且不易保存。古今名纸都以其质地见长,在选择时,纸质细腻柔韧,紧密绵软的最好,这个目测或者靠手感就可以。其次是颜色,纸要洁白,若是不白,说明制纸的材料不过关,若是染色纸,也要注意上色均匀的才是好纸。最后要注意纸的表面是否光滑,有没有杂质。虽然纸的表面有光滑和粗糙两种,但是过犹不及,太过光滑书写时不易控制,容易显得笔画轻浮、不入纸;而如果过于粗糙,则会影响笔画质量,而且还会损害毛笔。

吸墨性

  纸的吸墨性也很重要,在书写时,纸与墨的配合程度越高,呈现的效果也就越好。若吸墨性过强,则稍一滞笔就会出现团状的洇化,这样的笔画出现在作品里,会显得字软弱无力、缺乏精神。但若是吸墨性太差也会影响书写效果。另外,在吸墨性方面还要考虑到自身的需求,要选择适合自己所写字体,或所画画风的纸。

  对于宣纸的选择,除了用以上两个基本评判标准来保证质量以外,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喜好进行挑选。

纸的保存

  虽说纸有“千年寿纸”的美称,但是在纸的妥善保存方面我们仍然要格外重视,尤其是对于古纸收藏爱好者来说,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防潮防霉

  不少古纸流传至今,可见纸是可以长久保存的,但一定要注意保存的环境是否适宜。

  若是纸受了潮,会发生粘连,还会在表面出现水渍,长时间下去就会生霉腐败,即便拿去装裱处理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在保存时要将纸用防潮纸包好,再放到干燥、通风的地方收藏。

防蠹鱼

  蠹鱼是一种无翅小型昆虫,也称衣鱼,多生于古旧的房屋和古书中,喜欢食纸中浆糊类的东西,可谓是存纸过程中的“天敌”。古代流传下来的墨迹作品中,就有许多虫蛀的现象,有的甚至大面积的破坏了作品的原貌,难以修复。为了防止虫蛀,可以采用黄檗染纸,黄檗也是一味中药,可清热、去湿、解毒,也可杀虫,敦煌石窟之所以长时间保存完好,都归功于此。还可用花椒水染纸,也能达到此效果。或者放置一些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如麝香、芸草、樟脑丸、樟木条等,都可以起到防虫蛀的效果。

防暴晒

  经过长期暴晒的纸会变脆干裂,纸色也会发黄发旧,不仅影响纸的品相,而且变脆以后极易破裂残损,不易保存。所以,在纸的保存过程中,要避免太阳光的长时间照射,应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防折叠

  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的纸经过长久放置,经不住折叠,会产生裂痕甚至断裂。所以在保存时一定注意要平整地放好,避免产生折痕,影响纸的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