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草书的张芝

  张芝,东汉著名书法家,出身于官宦家庭。他擅长草书中的章草,曾创新性地将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书法,改造成为上下牵连而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他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位巨匠,一座高峰。张芝和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被并称为“书中四贤”。

  张芝是大司农张奂的儿子,年轻时勤奋好学,不愿意去做官,潜心书法。朝廷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他都拒绝了,因此当时的人都称他为“张有道”。他潜心研究书法,尤其喜欢草书,开始时学习杜度、崔瑗、崔实的书法。其中杜度的草书有骨力,但是笔画微瘦;崔瑗、崔实宗法杜度,“书体甚弄,结字工巧”。张芝学习他们的书法,但是却不局限于此,而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造了独步天下的“一笔书”,当时被称为“今草”,所以他被称为“草圣”。

  “书圣”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辈书家有两个,一个是东汉的张芝,一个是曹魏的钟繇。他说自己的书法与钟繇相比或许还能超过他,但是却不如张芝,且自己对书法的热爱程度也不如张芝。那么,张芝对书法艺术的热爱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他的父亲张奂为了方便他们兄弟习文练字,就让人在河边造了石桌、石凳、墨池,张芝兄弟就以帛为纸,凡是家里做衣服用的帛,必定要先练过字,再用热水煮,让帛变白。

  他就这样临池学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池水都变成了黑色,后人将这个墨池称之为张芝墨池,而且还将练习书法称为“临池”。张芝的书法大成之后从来不轻易下笔,只要下笔必然会流传后世。他曾写道:“匆匆不暇草书。”意思是时间匆匆,自己没有充裕的时间来作草书。因为草书并不是率意而为就能够写好的,所以当时张芝的片纸只字都会被人收集,后世的人更是把他的草书视若珍宝。

  再者,张芝所独创的“一笔书”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从我国的书法史发展轨迹来看,篆书成熟于秦朝,隶书随之被创造出来,到了西汉时隶书开始盛行,此时已经有了草书,可说是篆、隶、草、行各体俱有。但是,这个时候行笔迟缓而且有波折的隶书和字字独立、带有隶意的章草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书写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代之而兴起的是写起来快捷而优美的“今草”,社会上也形成了“草书热”。这种“草书热”在张芝所生活的东汉末年达到了最高峰。

  东汉末年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史无前例的高潮时期,那是一个字体、书体、书家流派“大爆炸”的时代,各种字体都在这个时候发生蜕变并走向成熟,天下人学习书法的热情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真正意义上的草书的出现,完成了我国书法美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课题——纯粹意义上的线的自由运动,成为了我国书法史上最有价值,也最为深刻的一场革命。

  在这场大革命中,全国上下学习草书时所投入的那种热情,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那个时候,从七岁的儿童开始,不分老幼都狂热地学习杜度、崔瑗的草书,而不是大篆等正规字。大家学习草书时非常勤奋刻苦,一心钻研,以至于忘记了疲劳,也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十天的时间就会写废一支笔,人们的衣领和袖口经常是黑色的,就连嘴唇和牙齿都会染上墨迹。在这种全民学写草书的大环境下,张芝会那样狂热地练习草书,也就不难理解了。

  张芝从民间和杜度、崔瑗那里汲取了草书的艺术精粹,再加上自己的独特创新,从而创造了跨时代的大草,也就是有别于章草的“一笔书”,一时之间名震天下。他的“一笔书”一笔而成,偶尔有不相连的,但是血脉不断,写的字如行云流水,富于变化,非常优美。

  可以说,张芝的草书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给书坛带去了无与伦比的生机,而且张芝对后世的书法家影响非常大。书圣王羲之中年时就学习张芝的书法,非常推崇他;著名的狂草大师怀素也说过自己的草书得于“二张”,即张芝、张旭;草书大家孙过庭在自己的著作《书谱》中曾多次提到他练习书法是将张芝的草书作为蓝本的,称“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楷书鼻祖——钟繇

  钟繇(151—230),汉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人,出身于东汉望族的书香世家,家境殷实。钟繇是三国时期曹操的重臣,曾任“相国”“太傅”等职。他的一生以从政为主,或许有意或许无意,却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堪称千古至宝的墨痕,使他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名垂千古的大书法家。

  钟繇年少时十分酷爱书法,从师于许多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他的第一个师傅是刘胜。钟繇虚心拜师学艺3 年后,刘胜认为他学艺成功,就让他另寻名师。钟繇含泪拜别了第一个师傅,后又分别跟随当时颇负盛名的书法家曹喜和刘德升学习。不管师从何人,他对自己都严格要求,刻苦用功,在书法技艺上精益求精。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群雄逐鹿中原,钟繇审时度势,跟随了曹操。曹操不光有争霸天下的雄才伟略,也喜爱书法,共同的爱好使钟繇对曹操更加忠心耿耿,两人经常一同参加书法技艺切磋的聚会。有一次,钟繇发现有人收藏了书法家蔡邕的练笔秘诀,便央求借阅。但这书是书法界的至宝,人家自然不愿出借。钟繇自捶胸口,使了多天苦肉计,还是没能如愿以偿,反倒把自己给折腾得病倒了。曹操送来了疗伤的灵药,才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由此可见,钟繇对书法的喜爱已经到了痴狂的程度。

  钟繇虽没有得到蔡邕的练笔秘籍,但他并未因此颓废,而是更加发愤苦练,心想何不自己独创出一种书体来。他练习到了疯狂的程度,经常是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场合地点,有空就写,逮到机会就练。与人坐下聊天时,他会情不自禁地在地上练习;晚上躺下后,他会把被子当作纸张来练习,以致一床被子往往用不到半年,就会被“写”出许多大窟窿;走亲访友时,见到路边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只要有一丝书写灵感,他都会立刻蹲下来练习……

  钟繇的一生,有三十多年的时间用在了集中精力学习书法上,字里行间融注了自己的心意和情感。正因如此, 他的书法终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字体犹如飞龙戏海,舞鹤游天,灵动有生气。钟繇能在乱世之中首创出一种方方正正的新型字体,如果没有一如既往的不懈坚持与努力,是绝对不会成功的。这也说明他的书法技艺确实是自己勤学苦练的结果。

蔡邕开创“飞白体”

  我国古代书法家灿若繁星,蔡邕算是一颗耀眼的巨星。蔡邕(133—192),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他博学多才,在书法创作上有很大的贡献,是东汉末年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家。汉灵帝时期,蔡邕官至中郎将,人称“蔡中郎”。蔡邕的书法在当时就备受推崇,闻名遐迩,他开创的“飞白体”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什么叫“ 飞白体”呢?我们一起走进下面这个故事,一探究竟。

  东汉灵帝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令蔡邕书写《圣皇篇》。接到这样的任务,蔡邕小心细致,丝毫不敢马虎,写完后就立刻动身送往皇家藏书的鸿都门。这地方可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藏书阁的小吏们虽然官职不大,可架子很大,倨傲地让蔡邕在门口等一等。蔡邕虽然有些不高兴,但也只能在门口等着。刚好鸿都门这几天在修缮院墙,里里外外有很多工匠在干活,蔡邕闲着无聊,便站在一边看工匠们用扫帚刷墙。

  如此稀疏平常的事情,却让蔡邕捕捉到了灵感。只见工匠用蘸着石灰水的扫帚扫下去,墙上立刻出现了一道白印。墙面不够光滑,而扫帚杪又比较稀疏,蘸不了多少石灰水。所以,一扫帚下去,印在墙面上的石灰水痕中有些地方仍然会露出未被覆盖的墙体颜色来。蔡邕眼前一亮,他想,自己以前写字往往是把墨汁蘸足,一笔写下去,笔画自然是纯黑的,但如果能借鉴工匠刷墙的道理,让黑色的笔画里透出纸帛的底色来,字会不会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呢?

  想到这里,他心潮澎湃,交了文章,飞奔回家,立刻准备笔墨纸砚,开始创作。他一边回想工匠刷墙的情景,一边模拟用笔,但事情总是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刚开始,他写出来的字不是纸的底色露不出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显得太刻意,一点也不生动自然。蔡邕并没有灰心,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后,他反复尝试,终于掌握了蘸墨多少、用力大小以及落笔速度的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透白的笔画。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所写,部分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画突出,与浓墨相比,整幅字显得更飘逸灵动,别有韵味。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被推广开来,这就是“飞白体”的由来。

师宜官书壁酬酒值

  汉代时,农耕畜牧、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渐入鼎盛,涌现了一大批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化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继往开来、不断变革又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

  秦末出现了隶书,它在汉代的普遍使用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演化。到汉末,我国的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全。汉代又将隶书称“分书”或“八分”,这时期的隶书,不但笔法日臻纯熟,而且风格多样,别具一格。东汉年间,隶书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各个流派的隶书体,名家迭出,异彩纷呈。下面我们要讲的这一位书法家,虽然历史上有关他的记载不多,但有关他的一个书法故事却很有名。

  故事发生在东汉的灵帝年间,虽然汉灵帝在政治上昏庸无能,碌碌无为,但十分喜爱书法,每天沉迷在书法技艺里。一天,汉灵帝一时兴起,便下令召集天下所有擅长书法的人在鸿都门切磋比赛。这一次的活动声势浩大,大约有几百人参加。汉灵帝作为评委,仔细地察看了每个人的作品。在几百件作品中,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师宜官的书法如同大鹏展翅,大开大阖,豪气凌云,颇有大师风范。他的八分体书法大小不一。大的,一个字的直径大约有1丈(约3.3米)多长;小的,在一片寸方(约3.3厘米)竹简上,可写下1000个字。这种特色让他的作品脱颖而出。汉灵帝很高兴,非常赏识师宜官,便派人宣召他入宫觐见。

  此时的师宜官对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却毫不知情,正口袋空空地在酒馆里喝酒呢,喝完了,老板找他结账。自以为有一技之长的师宜官很自负,他恃才傲物,马上取出笔来,在酒馆的墙壁上写字来卖,这一举动,招来许多人围观。师宜官的条件很简单:如果老板卖给他酒,就多给酒馆写几个字;否则,他就铲掉墙上的字。前来围观的人都愿意为他出酒钱。酒钱是付足了,但汉灵帝听说这件事情后,对师宜官狂妄自大的性格很反感,就打消了召他为官的想法。从此,师宜官与仕途无缘。

  据说,师宜官曾为袁术立的钜鹿耿球碑书写过文字,这也是他唯一一件在史书中被记载的作品,但历经风吹雨打,碑也不知所踪,师宜官的故事便成为了传说。

王次仲与“八分体”

  隶书可分为古隶、八分体等。一般认为,程邈所制的是古隶,八分体是在古隶基础上演化改进而成的。下面就讲讲“八分体”的故事。

  王次仲,秦代人(一说东汉人),家住上谷(今河北怀来),是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他从小聪明伶俐,天分很高,博览群书又勤奋好学。他十分喜爱书法,经常废寝忘食地练习写字。长时间的刻苦练习让王次仲写得一手好字,少年时他就在书法上颇有成就了。

  王次仲喜欢动脑筋,经过多年对字体的研究,他发现人们使用的字体结构方正,十分刻板,方折间宽阔,但缺乏圆润柔和的美感。他临摹了不少字体,然后将这些字体按文字相同、字体不同排列在一起,互相比较,反复琢磨。经过数百个不眠之夜,他以隶书作为基础,增加字形的波度变化,创制出一套向左右分开的“八分体”。这些八分体结构匀称,富于变化,豪放洒脱,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王次仲和他的八分体很快声名鹊起,家喻户晓。人们争相模仿八分体,一时间蔚然成风。这时王次仲才20岁左右,正值“弱冠”之年,所以,民间就流传了王次仲弱冠创八分的故事。

  不久,这件事情就传到了秦始皇那里。秦始皇看了王次仲的书法作品后,十分喜爱,认为他是个人才,想招为己用,让他为朝廷效力。但王次仲生性清高,不喜欢做官,三番五次地推辞和拒绝了秦始皇的召见。秦始皇屡次被拒绝后,十分恼怒,便下令把王次仲像囚犯一样押送到都城。事已至此,王次仲知道自己已经触怒了秦始皇,一定逃脱不了责罚,传说他在半路幻化成一只大鸟腾空而去,很快就没了踪迹。押送他的官吏们目瞪口呆,却只能任由他飞走。秦始皇得知此事后,觉得十分惋惜,但也无济于事,只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