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

  石上刻字的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在石头上刻字需要较好的锲刻工具,但当时的工具普遍比较简单,刻出的作品不美观。所以,这种刻记方式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冶金技术的极大飞跃,制造出了坚硬度和精密度容易掌握的铁质器具,石刻技艺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创造了不少出色的石刻作品。

  但石刻作品的兴盛也如同流星般稍纵即逝,千百年来散落于荒无人烟之地,历经风吹雨打,默默无闻,直到唐代贞观初期才在陕西陈仓重见天日。这些石刻作品上窄下宽,中间腰腹部位微微突出,圆形似鼓,在石鼓的侧面刻记着一些文字。人们根据石刻形状,将这些文字命名为“石鼓文”。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石刻陈列馆里的石刻作品,仅有10枚,大小不等,高约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每个鼓上刻有一首四言韵文,十首成一组,堪称“国宝”,是现存最负盛名的古代石刻作品。

  石鼓文被称为“千古之谜”,自唐代出土至今已经近1400年。这期间,因为石鼓文残缺且数量稀少,关于石鼓文的归属、时代及刻记内容一直众说纷纭、见解不一。它是介于甲骨文、钟鼎文和小篆之间的文字,属于大篆。历经岁月侵蚀,上面的文字现存已经非常稀少,难以辨认,人们只能确定字体,但刻记的内容却有众多的版本。现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这些文字记载了秦王游猎时的心情和沿途的美景,描绘了环境优美、兵强马壮、人民生活安定的愉悦景象。

  不管真实内容是否如此,这些石鼓文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集大篆之大成,开小篆之先河,都使其在书法史上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

仓颉造字

  关于造字,有许多传说故事。相传,仓颉是黄帝手下的一个小官,黄帝分派他做管理圈里的牲口、保管食物的事情。仓颉非常聪明,做事也很勤快,很快就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记清了数目,很少出错。可慢慢地,随着储藏的物资数量逐渐增加、变化频繁,脑袋记不清也记不住了,难免出错。

  于是,仓颉开始苦思冥想解决的办法。他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的个数代表每种物品的数目。开始的时候,效果很明显,但时间一久,就有麻烦了。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方便,但数目减少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可就麻烦了。他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然后在圈上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挺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么能干,便委以重任,让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每次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统统归仓颉管。仓颉高兴的同时又犯愁了,这么多事情,光靠打绳结、挂贝壳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了。于是,他又开始积极地想办法了。

  一天,仓颉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见几个老人为走哪条路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是有羚羊;一个老人坚持要往北,说北面不远处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西边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的话,就错过了好机会。仓颉非常好奇,他们怎么知道哪个方向有哪些动物呢?上前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通过地上的野兽脚印来判断的。灵感一触即发,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能代表一种野兽,以此类推,那么任何一种脚印符号都能代表一种动物。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通过仔细地观察日、月、山、河、花、鸟、鱼等的形状,开始创造出代表各种事物的符号。经过试行,果然效果卓著,事情因此也被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在各个部落推广开了,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就这样,这些符号慢慢演变为文字,仓颉也被尊为造字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