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张旭

  张旭(675—约750),字伯高,唐朝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经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他以草书闻名于世,与怀素齐名,被后世尊称为“草圣”。张旭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为“唐代三绝”。他的诗也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他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被合称为“吴中四士”。张旭非常喜欢喝酒,所以又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为“饮中八仙”。

  张旭的母亲是初唐书法家陆柬之的侄女,也就是虞世南的外孙女,所以张旭从小就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长大成人后的他为人洒脱不羁,豁然大度,才华横溢,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他是一位非常富有个性的草书大家,经常喝得大醉,然后呼叫狂走,走累了之后就向旁边的人索要纸笔挥毫,有的时候甚至以头发蘸着墨写字,有人说他很粗鲁,就送给他一个“张颠”的雅称。其实张旭是个很细心的人,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都对书法有帮助,只要偶有所获,他就会将其融会于自己的书法中,这说明了他对艺术有着狂热的爱好。张旭从担夫争道、歌女舞剑中参透了书法的变化意蕴,后来怀素和尚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笔法,也以草书而得名,因此他们俩被并称为“颠张醉素”。

  张旭的名气很大,当时的人只要得到他的只字片纸,都会视若珍宝,拿到家里珍藏起来。张旭有个邻居,家境困难,听说张旭慷慨大度,就写信给他表示希望得到他的资助。张旭非常同情这个邻居,就回信给他,而且还在信中说:“您把这封信拿到街上,只要告诉大家是张旭写的,那最少也能得到百金。”邻居按照他的话到大街上去售卖,果然不到半天就被人抢购走了。邻居很高兴地回到家,并向张旭致以万分的感谢。

  张旭的书法继承自张芝、“二王”。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荣,做到了字字有法;另一方面他又认真学习张芝所创的草书,最终创造出了变幻莫测的狂草来。传说张旭曾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的时候,他喜欢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值得一提的是,颜真卿曾经两度辞官,向张旭请教笔法。

  张旭去世后,大家都很怀念他。杜甫入蜀之后,看到了张旭的遗墨,非常伤感,就写了一首《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中曰: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同时代的诗人李颀在《赠张旭》一诗中说: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可见,朋友们都是非常敬爱他的。

别创“褚体”的褚遂良

  褚遂良(596—659),初唐著名的书法家,“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褚亮在隋朝时担任散骑常侍,与欧阳询、虞世南等人是好朋友。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唐朝建立时他和父亲褚亮都在甘肃,当时薛举在兰州称帝,任命他的父亲褚亮为黄门侍郎,他则被任命为通事舍人。后来薛举的儿子薛仁杲被李世民打败,这时褚遂良和父亲就又都归顺了唐朝。

  因为李世民对褚遂良有好感,就任命他担任铠曹参军这个比较重要的职位。为什么李世民会对褚遂良有好感呢?后来,李世民曾对长孙无忌说过这样的话:“褚遂良鲠亮,有学术,竭诚亲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之后,李世民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弘文馆,弘文馆中有18名学士做他的国事顾问,他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以至于当时的人把能够进入弘文馆称为“登瀛洲”,而褚遂良的父亲褚亮就是18学士中的一员,主要负责文学这一块。在这样的环境下,褚遂良的学识与日俱增。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书艺在欧阳询和虞世南的指导下,更是变得出类拔萃。

  此外,弘文馆的日常事务是由褚遂良来管理的,当时的人们都称他为“馆主”。这样的尊称,在以前是没有的,他去世之后也很少有这种情况出现。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曾经做过秘书郎的褚遂良出任起居郎一职,专门负责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有一次,唐太宗问褚遂良:“你平时所记录的那些东西,皇帝本人可以看吗?”他回答说:“朝廷所设立的起居郎这个职位,其实就是古时候的左右史官,不管是善与恶,都是要记录的,这样才能让皇帝不犯过错。我是没有听说过皇帝自己要看这些东西的。”这时唐太宗又问:“朕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爱卿一定会记下来吗?”褚遂良回答说:“我的职责就是这样的,所以陛下的一举一动,我都是会记下来的。”由此可见褚遂良的忠贞与耿直。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时,因为褚遂良能够丝毫不差地鉴别王羲之墨迹的真伪,这样一来再也没有人敢将赝品送来邀功请赏。他的这一能力得到了唐太宗的欢心与信任,于是他被提拔为谏议大夫。此后每当遇到大事,唐太宗几乎都会向褚遂良咨询。

创造草书的张芝

  张芝,东汉著名书法家,出身于官宦家庭。他擅长草书中的章草,曾创新性地将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书法,改造成为上下牵连而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他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位巨匠,一座高峰。张芝和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被并称为“书中四贤”。

  张芝是大司农张奂的儿子,年轻时勤奋好学,不愿意去做官,潜心书法。朝廷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他都拒绝了,因此当时的人都称他为“张有道”。他潜心研究书法,尤其喜欢草书,开始时学习杜度、崔瑗、崔实的书法。其中杜度的草书有骨力,但是笔画微瘦;崔瑗、崔实宗法杜度,“书体甚弄,结字工巧”。张芝学习他们的书法,但是却不局限于此,而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造了独步天下的“一笔书”,当时被称为“今草”,所以他被称为“草圣”。

  “书圣”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辈书家有两个,一个是东汉的张芝,一个是曹魏的钟繇。他说自己的书法与钟繇相比或许还能超过他,但是却不如张芝,且自己对书法的热爱程度也不如张芝。那么,张芝对书法艺术的热爱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他的父亲张奂为了方便他们兄弟习文练字,就让人在河边造了石桌、石凳、墨池,张芝兄弟就以帛为纸,凡是家里做衣服用的帛,必定要先练过字,再用热水煮,让帛变白。

  他就这样临池学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池水都变成了黑色,后人将这个墨池称之为张芝墨池,而且还将练习书法称为“临池”。张芝的书法大成之后从来不轻易下笔,只要下笔必然会流传后世。他曾写道:“匆匆不暇草书。”意思是时间匆匆,自己没有充裕的时间来作草书。因为草书并不是率意而为就能够写好的,所以当时张芝的片纸只字都会被人收集,后世的人更是把他的草书视若珍宝。

  再者,张芝所独创的“一笔书”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从我国的书法史发展轨迹来看,篆书成熟于秦朝,隶书随之被创造出来,到了西汉时隶书开始盛行,此时已经有了草书,可说是篆、隶、草、行各体俱有。但是,这个时候行笔迟缓而且有波折的隶书和字字独立、带有隶意的章草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书写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代之而兴起的是写起来快捷而优美的“今草”,社会上也形成了“草书热”。这种“草书热”在张芝所生活的东汉末年达到了最高峰。

  东汉末年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史无前例的高潮时期,那是一个字体、书体、书家流派“大爆炸”的时代,各种字体都在这个时候发生蜕变并走向成熟,天下人学习书法的热情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真正意义上的草书的出现,完成了我国书法美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课题——纯粹意义上的线的自由运动,成为了我国书法史上最有价值,也最为深刻的一场革命。

  在这场大革命中,全国上下学习草书时所投入的那种热情,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那个时候,从七岁的儿童开始,不分老幼都狂热地学习杜度、崔瑗的草书,而不是大篆等正规字。大家学习草书时非常勤奋刻苦,一心钻研,以至于忘记了疲劳,也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十天的时间就会写废一支笔,人们的衣领和袖口经常是黑色的,就连嘴唇和牙齿都会染上墨迹。在这种全民学写草书的大环境下,张芝会那样狂热地练习草书,也就不难理解了。

  张芝从民间和杜度、崔瑗那里汲取了草书的艺术精粹,再加上自己的独特创新,从而创造了跨时代的大草,也就是有别于章草的“一笔书”,一时之间名震天下。他的“一笔书”一笔而成,偶尔有不相连的,但是血脉不断,写的字如行云流水,富于变化,非常优美。

  可以说,张芝的草书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给书坛带去了无与伦比的生机,而且张芝对后世的书法家影响非常大。书圣王羲之中年时就学习张芝的书法,非常推崇他;著名的狂草大师怀素也说过自己的草书得于“二张”,即张芝、张旭;草书大家孙过庭在自己的著作《书谱》中曾多次提到他练习书法是将张芝的草书作为蓝本的,称“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与张旭齐名的怀素和尚

  怀素(737—799,一说725—785),唐朝时长沙(今湖南长沙)人,与李白是好友。幼年信佛,出家做了和尚。他是我国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圣手,他的草书被称为“狂草”,与同样擅长草书的张旭齐名,人称“颠张醉素”。

  怀素和张旭一样,潇洒率真,不拘小节,尤其喜欢喝酒。他曾经在一天之内醉了九次,当时的人都称他为醉僧。怀素曾在寺庙内粉刷了数十面长廊的墙壁,每次喝醉酒之后为了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气,就会拿着毛笔在雪白的墙壁上尽情地挥毫,好像是千军万马在战场上驰骋。因此,当时的人又称怀素为“狂”,说他和张旭是“以狂继颠”。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曾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地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他在书法方面付出了惊人的努力:因为没有钱去购买纸张,他就找来了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后书写。后来,他觉得漆板比较光滑,不容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上种植了10000多株芭蕉树。那些芭蕉树长大之后,他就把芭蕉叶摘下来,铺在桌子上,在芭蕉叶上练字。由于他没日没夜地练字,老芭蕉叶很快就被他给摘光了,他又舍不得将小叶子摘下来,这该怎么办呢?于是,他干脆就带着笔墨,站在芭蕉树前面,在新鲜的芭蕉叶上书写。就算是酷热的太阳照得他头晕,刺骨的寒风吹得他皮肤皲裂,他也还是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就再写另一处,从来都没有间断过,这就是我国书法史上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怀素每天练完字后,就在寺院旁边的小池塘里清洗毛笔,时间久了,原本清澈的小池塘竟然变成了乌黑的墨水池,世人称之为“墨池”。

善草隶的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盛唐前期著名诗人、书法家,晚年自号“四明狂客”。他幼年时就以诗文闻名,公元695年中进士,先后担任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博士、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的名声。

  贺知章的诗和文章都很不错,而且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品位,尤其擅长草隶,被当时的人看重。有些人为了得到他的墨宝,就专门找些好纸送给他,而他只要喝醉酒就喜欢写字,尤其喜欢写大字,虽然每张纸不过写上几十个字,但是大家还是将其当作珍宝。

  值得一提的是,诗仙李白也是贺知章推荐给唐玄宗的。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来到了长安。他在长安并没有朋友,一个人住在一家小旅馆里。有一天,李白到长安城里的一座有名的道观去游览,在这里他遇到了著名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非常仰慕他,早就想见一面了。现在见到了本人,自然是挺高兴的,而李白也是早就听说过贺知章的大名,这样一来,刚见面的两个人经过简单的寒暄后,很快就亲切地攀谈了起来。贺知章向李白要新作的诗看,李白就把《蜀道难》拿给他,他看完之后惊讶地对李白说:“看来,你是从天上下凡的仙人!”

  傍晚的时候,贺知章邀请李白去喝酒,到了饭店点了好酒后,才想起来身上并没有带钱。他想了想,就把腰里系着的金龟袋解了下来,要拿给店家充当酒钱。李白连忙阻拦说:“这可不行啊,这是皇家按照品级赐给您的饰品,怎么好拿来换酒呢?”这时贺知章仰面大笑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呢?难道你不记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吗?”李白听他说出自己的诗句,就知道这老先生不是俗人,便没再劝阻。

  他们两个人一直喝到微醉的时候才互相告别。后来,贺知章就向唐玄宗推荐了李白。唐玄宗也早就听说过李白的大名,于是就任命他为翰林待诏。此后,贺知章就经常和李白、张旭等好友在一起喝酒,杜甫因此做了一首《饮中八仙歌》,对他们喝酒后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了精彩的描写。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86岁的贺知章得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完全不省人事,后来又奇迹般地痊愈了。痊愈后的他下定决心要辞官,于是就上疏唐玄宗,请求恩准他回到家乡做道士,并且还表示把自己在长安城的家捐出来做道观,此外他还请求将数顷周宫湖作为放生池。非常敬重贺知章的唐玄宗准许了他的请求,而且还特地给那座道观赐名为“千秋”。此外,皇帝还下令在长安城的东门外设立一个大帐篷,让皇太子率领百官为他饯行,而且唐玄宗还亲自写诗为他送行。

  贺知章回到家乡后的情况历史上没有详细的记载,甚至连他什么时候去世的也不知道。但是,据说他去世很多年后又有人看到他,并且还与他交谈过,甚至还留下了诗文。

楷书鼻祖——钟繇

  钟繇(151—230),汉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人,出身于东汉望族的书香世家,家境殷实。钟繇是三国时期曹操的重臣,曾任“相国”“太傅”等职。他的一生以从政为主,或许有意或许无意,却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堪称千古至宝的墨痕,使他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名垂千古的大书法家。

  钟繇年少时十分酷爱书法,从师于许多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他的第一个师傅是刘胜。钟繇虚心拜师学艺3 年后,刘胜认为他学艺成功,就让他另寻名师。钟繇含泪拜别了第一个师傅,后又分别跟随当时颇负盛名的书法家曹喜和刘德升学习。不管师从何人,他对自己都严格要求,刻苦用功,在书法技艺上精益求精。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群雄逐鹿中原,钟繇审时度势,跟随了曹操。曹操不光有争霸天下的雄才伟略,也喜爱书法,共同的爱好使钟繇对曹操更加忠心耿耿,两人经常一同参加书法技艺切磋的聚会。有一次,钟繇发现有人收藏了书法家蔡邕的练笔秘诀,便央求借阅。但这书是书法界的至宝,人家自然不愿出借。钟繇自捶胸口,使了多天苦肉计,还是没能如愿以偿,反倒把自己给折腾得病倒了。曹操送来了疗伤的灵药,才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由此可见,钟繇对书法的喜爱已经到了痴狂的程度。

  钟繇虽没有得到蔡邕的练笔秘籍,但他并未因此颓废,而是更加发愤苦练,心想何不自己独创出一种书体来。他练习到了疯狂的程度,经常是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场合地点,有空就写,逮到机会就练。与人坐下聊天时,他会情不自禁地在地上练习;晚上躺下后,他会把被子当作纸张来练习,以致一床被子往往用不到半年,就会被“写”出许多大窟窿;走亲访友时,见到路边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只要有一丝书写灵感,他都会立刻蹲下来练习……

  钟繇的一生,有三十多年的时间用在了集中精力学习书法上,字里行间融注了自己的心意和情感。正因如此, 他的书法终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字体犹如飞龙戏海,舞鹤游天,灵动有生气。钟繇能在乱世之中首创出一种方方正正的新型字体,如果没有一如既往的不懈坚持与努力,是绝对不会成功的。这也说明他的书法技艺确实是自己勤学苦练的结果。

蔡邕开创“飞白体”

  我国古代书法家灿若繁星,蔡邕算是一颗耀眼的巨星。蔡邕(133—192),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他博学多才,在书法创作上有很大的贡献,是东汉末年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家。汉灵帝时期,蔡邕官至中郎将,人称“蔡中郎”。蔡邕的书法在当时就备受推崇,闻名遐迩,他开创的“飞白体”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什么叫“ 飞白体”呢?我们一起走进下面这个故事,一探究竟。

  东汉灵帝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令蔡邕书写《圣皇篇》。接到这样的任务,蔡邕小心细致,丝毫不敢马虎,写完后就立刻动身送往皇家藏书的鸿都门。这地方可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藏书阁的小吏们虽然官职不大,可架子很大,倨傲地让蔡邕在门口等一等。蔡邕虽然有些不高兴,但也只能在门口等着。刚好鸿都门这几天在修缮院墙,里里外外有很多工匠在干活,蔡邕闲着无聊,便站在一边看工匠们用扫帚刷墙。

  如此稀疏平常的事情,却让蔡邕捕捉到了灵感。只见工匠用蘸着石灰水的扫帚扫下去,墙上立刻出现了一道白印。墙面不够光滑,而扫帚杪又比较稀疏,蘸不了多少石灰水。所以,一扫帚下去,印在墙面上的石灰水痕中有些地方仍然会露出未被覆盖的墙体颜色来。蔡邕眼前一亮,他想,自己以前写字往往是把墨汁蘸足,一笔写下去,笔画自然是纯黑的,但如果能借鉴工匠刷墙的道理,让黑色的笔画里透出纸帛的底色来,字会不会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呢?

  想到这里,他心潮澎湃,交了文章,飞奔回家,立刻准备笔墨纸砚,开始创作。他一边回想工匠刷墙的情景,一边模拟用笔,但事情总是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刚开始,他写出来的字不是纸的底色露不出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显得太刻意,一点也不生动自然。蔡邕并没有灰心,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后,他反复尝试,终于掌握了蘸墨多少、用力大小以及落笔速度的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透白的笔画。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所写,部分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画突出,与浓墨相比,整幅字显得更飘逸灵动,别有韵味。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被推广开来,这就是“飞白体”的由来。

尺牍为宝的蔡襄

  蔡襄(1012—1067)是我国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茶学专家。他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有着很高的书法造诣。我国书法史上提到宋代书法,素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的说法。蔡襄的书法浑厚端庄,婉美淳淡,能够自成一体。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江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

  蔡襄对自己的书画作品都非常珍惜,从来不轻易给人,因此他的作品在社会上流传得非常少。每次他写的一些信件或是短短的几个字,人们都会当成宝贝珍藏起来。当时宋仁宗非常喜爱蔡襄的书法,朝廷的学士将《温成皇后碑》的碑文撰写出来后,宋仁宗下旨让他把碑文给抄写一遍,可是他觉得抄写碑文是件没有面子的事儿,就拒绝了,宋仁宗也没有怪罪他。

  在“宋四家”中,苏东坡、黄庭坚、米芾都以行草、行楷见长,只有蔡襄是以楷书为主。蔡襄的字庄重、浑厚,别具一格。观其作品,给人一种清风拂面、风和日丽的感觉。他主要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书法,所以元代的倪云林曾说:“蔡公书法有六朝、唐人风,粹然如琢玉。”蔡襄的行书《澄心堂纸尺牍》被认为是其最能体现晋唐风度的作品,笔画精致、体态雍容。

  当然,蔡襄的主要成就是楷书,被视为宋代楷书第一。作为蔡襄大字楷书的代表作,《昼锦堂记》取法颜体楷书,笔力雄劲,结构严谨,颇得颜体楷书的精髓。《昼锦堂记》是欧阳修为朝廷重臣韩琦所修昼锦之堂所作的题记,由蔡襄书丹。因此,在创作的时候,蔡襄煞费苦心,将其中的每个字都单独写了几十遍,然后从中挑选出写得最好的,组成了整幅作品。所以,《昼锦堂记》俗称“百衲碑”,就像百衲衣一样,由碎布拼凑而成。也就是这个原因,导致该作品中的每个字虽都臻于完美,但整体布局和气势却受到了割裂和损害。

  欧阳修称赞蔡襄的书法“独步当世”。实际上,蔡襄并不是一个开创书法新气象的人物。他的书法严格地遵守晋唐法度,在创造性方面略显不足。但在宋代书法史上,他的地位是不容忽略的,在传承晋唐书法成就、启发后人更上层楼方面,蔡襄做出了他的贡献。

  蔡襄流传于世的作品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以及碑刻《万安桥记》《昼锦堂记》等。鼓山灵源洞楷书“忘归石”“国师岩”等也是他留下的书法珍品。

师宜官书壁酬酒值

  汉代时,农耕畜牧、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渐入鼎盛,涌现了一大批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化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继往开来、不断变革又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

  秦末出现了隶书,它在汉代的普遍使用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演化。到汉末,我国的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全。汉代又将隶书称“分书”或“八分”,这时期的隶书,不但笔法日臻纯熟,而且风格多样,别具一格。东汉年间,隶书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各个流派的隶书体,名家迭出,异彩纷呈。下面我们要讲的这一位书法家,虽然历史上有关他的记载不多,但有关他的一个书法故事却很有名。

  故事发生在东汉的灵帝年间,虽然汉灵帝在政治上昏庸无能,碌碌无为,但十分喜爱书法,每天沉迷在书法技艺里。一天,汉灵帝一时兴起,便下令召集天下所有擅长书法的人在鸿都门切磋比赛。这一次的活动声势浩大,大约有几百人参加。汉灵帝作为评委,仔细地察看了每个人的作品。在几百件作品中,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师宜官的书法如同大鹏展翅,大开大阖,豪气凌云,颇有大师风范。他的八分体书法大小不一。大的,一个字的直径大约有1丈(约3.3米)多长;小的,在一片寸方(约3.3厘米)竹简上,可写下1000个字。这种特色让他的作品脱颖而出。汉灵帝很高兴,非常赏识师宜官,便派人宣召他入宫觐见。

  此时的师宜官对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却毫不知情,正口袋空空地在酒馆里喝酒呢,喝完了,老板找他结账。自以为有一技之长的师宜官很自负,他恃才傲物,马上取出笔来,在酒馆的墙壁上写字来卖,这一举动,招来许多人围观。师宜官的条件很简单:如果老板卖给他酒,就多给酒馆写几个字;否则,他就铲掉墙上的字。前来围观的人都愿意为他出酒钱。酒钱是付足了,但汉灵帝听说这件事情后,对师宜官狂妄自大的性格很反感,就打消了召他为官的想法。从此,师宜官与仕途无缘。

  据说,师宜官曾为袁术立的钜鹿耿球碑书写过文字,这也是他唯一一件在史书中被记载的作品,但历经风吹雨打,碑也不知所踪,师宜官的故事便成为了传说。

苏东坡“今日断屠”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多才多艺,在书法和绘画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还是个美食家,著名的“东坡肉”就是他发明的。

  苏轼和弟弟苏辙曾同榜考中进士,而且都位列前十名,苏轼是第二名。据说这里发生了一个小小的误会:几个主考官看到苏轼写的文章后都非常赞赏,并将其定为第一名,可是最后上报给主考官欧阳修审定时,欧阳修觉得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就把原本列为头名的考卷改为第二名,结果试卷拆封后却发现是苏轼的文章,这让欧阳修感叹不已,可是木已成舟,苏轼只能屈居第二名了。后来在苏轼到欧阳修家里向他道谢时,欧阳修当着众人的面说:“读子瞻的文章,不知不觉汗就出来了,老夫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而且,他还在家里对儿子说:“三十年后世上不会有人再谈论老夫,大家都会谈论苏子瞻。”果然,三十年后人们所谈论的都是已经成为文坛盟主的苏东坡。

  后来,苏轼在参加殿试的时候向宋仁宗呈上二十五篇《策论》,里面讲的都是治国安邦的真知灼见。宋仁宗非常高兴,他回到宫中对曹皇后讲:“我今日为后世子孙选了两个太平宰相。”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被打入大牢。宋神宗为了试探他究竟有没有怨恨自己,就派了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到监狱里和苏轼睡在同一间牢房里。白天吃饭的时候,小太监故意说些犯上的话挑逗他,可是苏轼在一边吃得津津有味,却一句话也不说。到了晚上的时候,他倒头就睡,这时小太监说:“名满天下的苏学士睡这种床,岂不可叹?”可苏轼还是不理会他,而且很快就鼾声大起。这时小太监终于认识到像苏轼这种心底无私的人,绝对不会是坏人。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推醒苏轼,对他说:“恭喜苏学士,您就要被赦免了。”果然没过几天,宋神宗就赦免了苏轼。

  黄庭坚曾经对苏轼说:“当年王右军写字可以换鹅,现在先生您的字却可以换羊肉。韩宗儒这个人特别喜欢吃羊肉,每次从您这里得到一封书信或是几个字,就会拿去换上十几斤羊肉。”后来,苏轼升任翰林学士,与韩宗儒有公务上的接触。有一天,韩宗儒写了一封信给苏轼,派仆人送给他,并且叮嘱仆人一定要让苏轼回信。可是,苏轼看了信之后就是不写回信,这个仆人再三请求,急得差点哭了,这时苏轼才说:“你回去告诉你的主人,今天我这里断屠不杀羊,他今天没有羊肉吃了。”这就是苏东坡“今日断屠”的故事。

  有一次,他的好朋友驸马王晋卿给他写信说:“我经常花重金购买你的字,最近更是用了三束丝织品才换到两幅字。你近日如果写有字,那应该给我寄来一两张,不要让我再破费了。”苏轼一看就笑了,他拿出澄心堂的纸、李承宴制的墨,用鸡毛笔写了一幅《黄泥坂词》,大约两百多字,送给了王晋卿,而且还附上一张字条说:“这些字不知道够你制办冬衣吗?”

王次仲与“八分体”

  隶书可分为古隶、八分体等。一般认为,程邈所制的是古隶,八分体是在古隶基础上演化改进而成的。下面就讲讲“八分体”的故事。

  王次仲,秦代人(一说东汉人),家住上谷(今河北怀来),是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他从小聪明伶俐,天分很高,博览群书又勤奋好学。他十分喜爱书法,经常废寝忘食地练习写字。长时间的刻苦练习让王次仲写得一手好字,少年时他就在书法上颇有成就了。

  王次仲喜欢动脑筋,经过多年对字体的研究,他发现人们使用的字体结构方正,十分刻板,方折间宽阔,但缺乏圆润柔和的美感。他临摹了不少字体,然后将这些字体按文字相同、字体不同排列在一起,互相比较,反复琢磨。经过数百个不眠之夜,他以隶书作为基础,增加字形的波度变化,创制出一套向左右分开的“八分体”。这些八分体结构匀称,富于变化,豪放洒脱,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王次仲和他的八分体很快声名鹊起,家喻户晓。人们争相模仿八分体,一时间蔚然成风。这时王次仲才20岁左右,正值“弱冠”之年,所以,民间就流传了王次仲弱冠创八分的故事。

  不久,这件事情就传到了秦始皇那里。秦始皇看了王次仲的书法作品后,十分喜爱,认为他是个人才,想招为己用,让他为朝廷效力。但王次仲生性清高,不喜欢做官,三番五次地推辞和拒绝了秦始皇的召见。秦始皇屡次被拒绝后,十分恼怒,便下令把王次仲像囚犯一样押送到都城。事已至此,王次仲知道自己已经触怒了秦始皇,一定逃脱不了责罚,传说他在半路幻化成一只大鸟腾空而去,很快就没了踪迹。押送他的官吏们目瞪口呆,却只能任由他飞走。秦始皇得知此事后,觉得十分惋惜,但也无济于事,只能不了了之。

擅长草书的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宋四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著名的孝子,以“涤亲溺器”名列二十四孝之一。

  幼年时的黄庭坚机警聪明,一本书读上几遍就能够背诵。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觉得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感叹世上已经好长时间都没有这样的佳作了。从此之后,黄庭坚开始名震四方。

  黄庭坚早年在苏轼门下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和苏轼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开玩笑。苏轼从乌台诗案中脱险出狱后,曾经与好友黄庭坚胡侃说:“我在大牢里的时候,每天吃的都是三白饭,照样睡得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啊。”黄庭坚问他什么是三白饭,他说:“一撮盐、一叠白萝卜、一碗白米饭。”说过这件事后,苏东坡很快就忘记了。有一天,他接到黄庭坚的请帖,说是请他去吃皛(xiǎo)饭。苏轼还以为黄庭坚请他吃的是珍馐美味,但是他到了黄庭坚家里时,却发现桌上只有盐、白萝卜、白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黄庭坚戏弄了。

  几天后,黄庭坚也接到了苏轼的请帖,说是请他到家里吃毳(cuì)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肯定要报复自己,但是又很好奇毳饭究竟是什么,最后还是去了。他到苏轼家里后,苏轼陪着他从早上聊到了晚上。他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了,就催问毳饭在哪里?这时苏轼慢吞吞地说:“盐也毛(音mo,是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都在享用啊。”黄庭坚短暂的惊愕之后,两个人同时放声大笑。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而他的楷书也自成一家。在草书方面,黄庭坚学习的是当时的书法家周越,但其草书笔法的成熟还是在于他对草书精髓的深刻领悟。黄庭坚曾说,张旭、怀素都是在醉酒的时候挥毫泼墨,所以能出神入化。而他自己不喝酒,“虽欲善其事,而器不利”,所以无法做到一挥而就、酣畅淋漓,经常遇到阻滞。实际上,黄庭坚的作品收放自如,虽然是在清醒状态下运笔,也能进入自然挥洒的妙境,而且更显从容淡定。这跟他参禅悟道,将心得运用于书法创作中有密切的关系。他的《诸上座帖》等佛语草书作品,都深得禅理之妙。可以说,黄庭坚开创了中国草书的新境界。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的书法风格深受苏轼的影响。从传世的黄庭坚行书手札作品来看,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都留下了苏轼书法的印记。黄庭坚对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非常推崇,曾写诗总结他临摹《兰亭集序》的心得体会:“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由于对王羲之的推崇,还发生了一段阴差阳错的故事,机缘巧合,成就了黄庭坚行楷大字的书风。据说,他在京口的断崖上见到一篇《瘗鹤铭》,误以为是王羲之的作品,便潜心揣摩学习,大字行楷书风渐渐成就,可谓是歪打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