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

  关于造字,有许多传说故事。相传,仓颉是黄帝手下的一个小官,黄帝分派他做管理圈里的牲口、保管食物的事情。仓颉非常聪明,做事也很勤快,很快就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记清了数目,很少出错。可慢慢地,随着储藏的物资数量逐渐增加、变化频繁,脑袋记不清也记不住了,难免出错。

  于是,仓颉开始苦思冥想解决的办法。他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的个数代表每种物品的数目。开始的时候,效果很明显,但时间一久,就有麻烦了。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方便,但数目减少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可就麻烦了。他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然后在圈上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挺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么能干,便委以重任,让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每次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统统归仓颉管。仓颉高兴的同时又犯愁了,这么多事情,光靠打绳结、挂贝壳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了。于是,他又开始积极地想办法了。

  一天,仓颉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见几个老人为走哪条路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是有羚羊;一个老人坚持要往北,说北面不远处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西边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的话,就错过了好机会。仓颉非常好奇,他们怎么知道哪个方向有哪些动物呢?上前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通过地上的野兽脚印来判断的。灵感一触即发,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能代表一种野兽,以此类推,那么任何一种脚印符号都能代表一种动物。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通过仔细地观察日、月、山、河、花、鸟、鱼等的形状,开始创造出代表各种事物的符号。经过试行,果然效果卓著,事情因此也被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在各个部落推广开了,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就这样,这些符号慢慢演变为文字,仓颉也被尊为造字的圣人。